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九峰镇
九峰镇,位于平和县西隅偏南,九峰镇原名河头大洋陂。九峰这座千年天地精华孕育出一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朴、闽粤两省通衢的漳州市唯一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九峰雄栖在闽南第一高峰,海拔1544.8米的大芹山麓,中央苏区县——平和县的大西南。境内面积211平方公里,人口5万多人,辖2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明正德年间王阳明疏请设平和县治,置县于九峰大洋坡,奠定了其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
历史悠久。九峰又名九和,俗称鲤城。城东九和山,山上九峰错出,九峰镇之名由此得来。已挖掘的下坪龙山古遗址证明,在距今4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九峰境内繁衍生息,留下丰富的人文古迹。追本溯源,九峰古为扬州之域,周为七闽之地。晋至六朝,属绥安县。1518-1949年为明、清两朝、民国时期平和县县城所在地。九峰为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8日打响八闽第一枪,为“福建暴-动的先声”。2003年1月8日省政府正式确认九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名胜甚多。九峰古镇,风光无限,景色怡人,境内名胜甚多,列有“八景”之外,名胜古迹还有“庙宇仑奂,甲于他邑”的文庙、城隍庙、崇福堂、杨氏宗祠、上坪农民协会旧址、东门外牌坊、上仓贞烈坊、俞大猷记事碑刻等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
区位独特。九峰镇周边与闽粤两省四县十个乡镇相邻,地理位置优越,素有“闽粤边贸重镇”之称。省道官九线、县道秀秀线贯穿全境,交通甚为便捷。自古以来,九峰就是闽西南和粤东北的物资集散中心。地处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的交汇处,漳、梅、汕金三角的中心,是广货入闽、闽西南农副产品入粤的交通要冲,这种由地缘张力带来的边贸优势越来越显得明显。
资源丰富。九峰溪流贯全境,蜿蜒而西,流入粤境,在大埔三河坝汇入韩江。九峰溪又名碧溪,由桂竹溪、高山溪、大芹双溪、黄田溪4条主要支流汇合而成,构成树枝状水系网络,几乎布满全镇。九峰溪年径流量3.91亿立方米,河床比降大,径流速度快,开发价值高。境内水力装机容量20000KW,机械铸造、纸制品加工、服装伞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工业雏形已基本构成,生产的旅游帐蓬、服装、洋伞远销欧美等地,纸制品出口占领东南亚市场。
九峰地下矿藏种类较多,已初步探明的有金、银、钼、铜、铁、铅、锌、石英石、高岭土等10多种,尤以钼矿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采价值。
九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21.3℃,降雨量1600多毫米,无霜期318天,四季常青,气候宜人。特别是冬春雨季,山区多雾,适合茶叶生长。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上建有万亩生态茶园及名贵树木的名峰山庄,集旅游、渡假、观光为一体,内设有五星级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
人文荟萃。九峰地处闽粤边界,是潮汕文化和闽南文化的汇合处,自古称“弦歌地”,民间的音乐、舞蹈、戏曲、书画创作活动相当普及,历代名人辈出。九峰人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外出经商者多,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多。他们正为九峰又好又快发展倾注着深沉的爱心。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镇区有准三星级贤丰酒店及各类上档次宾馆,日可容纳500人以上游客吃住。在建日供水量1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11万伏变电站1座,可满足生活、生产大量用水、用电的需要。通讯设施齐全,移动、联通、电信信号覆盖全镇,有线电视、农村等级水泥路实现“村村通”。
如今,五万九峰儿女认真学习党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念好“茶经”,唱好“柚歌”,发展工业,促进边贸,悠悠古镇,焕发勃勃新颜。一片人和业兴,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7月22日,九峰镇入选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九峰追来堂
九峰追来堂位于平和县九峰镇城西村,年代为清。简介:清雍正戊申年(1728)扩建,几经重修。坐东北向西南,由泮池、门楼、前厅、过水廊道、主堂等组成,占地面积1876平方米。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二……详情>>
中共平和县委旧址
中共平和县委旧址位于平和县九峰镇积垒村,年代为1927年。简介:始建于清代,由静逸公祖祠和兴全公祖祠组成。1926年10月,广州农-动讲习所第六期学员、共产党员朱积垒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详情>>
黄田土楼群
黄田土楼群位于平和县九峰镇黄田村,年代为清。简介:由咏春楼、联辉楼、聚顺堂、龙见楼、衍庆楼等5座土楼组成。建造年代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延续到清后期,为黄田曾氏族人合力兴建,占地……详情>>
九峰崇福堂
九峰崇福堂位于平和县九峰镇复兴村,年代为元至清。简介:又名罗寨庵,始建于元末,明洪武四年(1371)扩建,清多次重修。坐东南朝西北,建筑面积563平方米,占地面积约为6300平方米。由前殿、……详情>>
中湖宗祠
中湖宗祠年代:明~清座落地点:平和县九峰镇大洋陂简介:又称曾氏始祖大宗,明弘治壬子年(1492)始建,明、清、民国重修。坐东北向西南,前有大埕和照壁,主体为前后两落硬山顶穿斗抬梁式建筑,两侧……详情>>
九峰镇特产与美食平和棕包梨
平和棕包梨是福建漳州平和的特产。平和棕包梨原来并不叫这个名字,而名叫平和雪梨。是明清时期平和县城周边乡社的特产。雪梨为什么后来成了棕包梨呢?这里面有个故事。话说当年河头社(今九峰)有名朱姓后生是种雪梨……
山格查某囡仔肉
“山格查某囡仔肉”是指山格生仁糖,该产品在闽南、粤东、台港澳、东南亚等境内外地区均有销售。山格生仁糖还在去年上了央视《走遍中国》栏目,更为平和增加独特魅力。 平和县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实行重点保护……
九峰红粿
红粿是平和九峰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的特色糕品。按九峰人的民间习俗,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必定要做红粿,做完了还要放在祖宗灵位、供奉的神仙菩萨灵位前祭拜。因为九峰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如意、好意头的象征,而酵粿……
九峰大肠酸菜
九峰大肠酸菜是一道清爽可口的地方特色菜肴。在这道菜肴里大肠软香、酸菜爽脆,这两种原料相结合既去腥解腻,又开胃提神,可谓相得益彰。夹上一块,口感爽滑,酸中带咸,同时又保持了大肠独特的味道,那种家常味道,……
九峰花香片
九峰花香片又名花洋片,是香片糕的一种,为清朝时的贡品。花香片以上等的熟糯米粉、白砂糖、山柑等为主要原料,经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大小适中匀称的花香片置于桌上极为雅观,吃起来香甜又松脆,口味极佳,是难得……
九峰碱仔粿
九峰镇民间制作的碱仔粿又叫唵磨果,口感细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风味独特,不添加硼砂,果色微黄油腊,细嫩柔韧,微咸而略带碱味,配以特制的佐料,百吃不厌,且有利于健康,老少皆宜,备受人们喜爱。……
平和九峰茶
平和九峰茶……
九峰镇名人朱思
朱思(1905~1930),原名朱锦联,九峰复兴村人,家境贫寒,但志向不凡,勤奋好学,1921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厦门集美学校中学部,在校期间,常与同乡朱积垒一起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受……
曾浴沂
曾浴沂(1906—1930)福建省平和县九峰镇楼仔人。1926年北伐军入闽,在朱思的秘密组织下,常和杨文元等到九峰瓦片埕朱氏宗祠,学习《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探求革命真理。1926年10月,投入朱积垒领……
朱赞襄
朱赞襄(1903~1929),生于九峰瓦片埕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时就读奎文小学,因性情刚烈,疾恶如仇,好抱不平得罪了劣绅朱绍三,为其所逼而辍学。1926年10月,赞襄追随朱积垒投身革命,走村串户,发动……
杨文元
杨文元(1905~1929),出生于九峰城东一个佃农家庭,少时就读奎文小学,1925年进平和县立中学。此间,他阅读《向导》等进步书刊,受革命思潮影响,思想倾向革命。1926年11月,杨文元追随朱积垒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