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萧山区

萧山区信息

  • 地区名称:萧山区
  • 长途区号:0571
  • 区划代码:330109
  • 邮政编码:310000
  • 车牌号码:浙A
  • 行政级别:市辖区
总站>萧山区首页>萧山区简介

萧山区简介

萧山区属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管辖。

萧山区是杭州市的南大门,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区,综合实力居浙江各县(市、区)之首。萧山历史悠久,境内的“跨湖桥文化”距今有8000年。公元2年始建县,始称余暨,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现名,一直沿用至今。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撤县设市,2001年3月25日,撤市设区。

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会稽郡,萧山属会稽郡地。

西汉初至元始二年(公元2年)间,始建县,名余暨,属会稽郡。 “余”为越语,越人称盐为 “余”,因当时萧山产盐,又临暨浦,所以称“余 暨”。

孙权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改名永兴,属会稽郡。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永兴为萧山,以萧然山为名,沿用至今。作为山名的萧山,早在《汉书·地理志》余暨县名之下已有记载,其来历是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自唐改称萧山以来,除清咸丰十一年(1867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军占领萧山期间,为避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之讳,改为“莦珊”外,均称萧山县。

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萧山,为省直属县。

1949年6月底,划归绍兴专区。

1952年起,复为省直属县。

1957年划归宁波专区。

1959年改属杭州市。

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萧山县,设立萧山市(县级)。1988年1月1日,萧山县改称萧山市,仍属杭州市。

2001年3月25日,萧山举行撤市设区挂牌仪式,杭州市萧山区正式成立。

萧山地处钱塘江以南,东接绍兴县。全区总面积1420.22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户籍人口118.5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55997人。辖有22个建制镇,4个街道。4个街道总人口263055人。区委、区政府驻地北干街道。

萧山地形类型多样,以平原为主。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南缘,年平均所温16.1℃,降水量1402.5毫米,常年无霜期248天。

萧山区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行政级别 人口 面积
城厢街道 330109001 街道 约16万人 22平方公里
北干街道 330109002 街道
蜀山街道 330109003 街道 约3.3万人 33.7平方公里
新塘街道 330109004 街道
靖江街道 330109005 街道 约3.1万人 23.6平方公里
南阳街道 330109006 街道
闻堰街道 330109012 街道 约2.3万人 23.7平方公里
宁围街道 330109013 街道
新街街道 330109014 街道 约4.9万人 49.7平方公里
盈丰街道 330109015 街道
楼塔镇 330109100 约2.7万人 47.6平方公里
河上镇 330109101 约3万人 63平方公里
戴村镇 330109102 约3.8万人 62.8平方公里
浦阳镇 330109103 约3.3万人 44.4平方公里
进化镇 330109104 约4.71万人 87.1平方公里
临浦镇 330109105 约5.5万人 42.5平方公里
义桥镇 330109106 约4.7万人 58平方公里
所前镇 330109107 约3.6万人 43.8平方公里
衙前镇 330109108 约2.36万人 19.8平方公里
瓜沥镇 330109113 约6.1万人 42.5平方公里
益农镇 330109115 约4.3万人 46.51平方公里
党湾镇 330109120 约4万人 33平方公里
经济开发区 330109401 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