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藏族自治县

|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

天祝藏族自治县信息

  • 地区名称:天祝藏族自治县
  • 长途区号:0935
  • 区划代码:620623
  • 邮政编码:733000
  • 车牌号码:甘H
  • 行政级别:自治县

天祝藏族自治县相邻地区

总站>天祝藏族自治县首页>旅游景点>武威市凉州白塔寺景区

武威市凉州白塔寺景区

白塔寺又称百塔寺,藏语称夏珠巴第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百塔村,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为一处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遗迹。白塔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政治意义。白塔寺遗址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院,也是中国元代祖国统一的历史见证。其建筑形制和出土遗物对研究藏传佛教寺院布局、藏传佛教传播等有很高价值。从2007年开始的白塔寺维修二期工程将开始藏经院的建设,以期建成集旅游观光、蒙藏风情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门票参考:20元

所在地/隶属: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白塔村

开放时间:08:30~18:00

适宜季节: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4A

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第五批(元朝)

景区详介

公元1247年,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称萨班)与蒙古汗国皇子、西路军统帅阔端为解决西藏归顺问题,在凉州白塔寺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谈”,达成了西藏归顺蒙古汗国的条件,结束了西藏近四百多年的混乱局面。之后,萨班与其侄八思巴在凉州讲经说法,广修寺院,先后扩修了凉州莲花寺、海藏寺、金塔寺。公元1251年,萨班在白塔寺圆寂,阔端王亲自主持为他修建了高约十六寻(约合35.28米)的灵骨大塔。萨班圆寂后,其侄八思巴跟随忽必烈东征西战,赢得了忽必烈的信赖,命其创制了蒙古新字——八思巴文,后被封为元朝国师,掌管西藏政教事务。[

元时,凉州白塔寺规模宏大,时有僧人1000多人,占地面积277亩,有大经堂、萨班殿、钟楼、戏楼、塔林、松林等。其建筑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元末,白塔寺遭兵燹被毁,明、清时两度重修,1927年白塔寺毁于武威大地震。现残存萨班灵骨大塔基座,历年来白塔寺先后出土明宣德五年《重修白塔志》、六年《建塔记》、清康熙二十一年《重修塔院碑记》碑刻以及元代擦擦、脊兽、瓦当等珍贵文物。

凉州白塔寺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实物见证。它以无可辩驳的历史证据,给“西藏独立”论者以有力批驳。

由于白塔寺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历史价值,近年来中央、省、市、区领导对白塔寺的修复十分重视。1999—2000年国家文物局指派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考古研究所和甘肃省考古所联合对白塔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2001年6月白塔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做好武威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2005年6月,白塔寺藏学研究中心(藏传佛教艺术珍宝馆)成立。该中心收藏有白塔寺大藏经、历代古籍图书、汉藏文典籍、元代擦擦等。是研究古代凉州藏、汉、蒙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民族关系的重要基地。近年来,管理处借助藏学研究中心致力于藏学研究、古籍收藏整理、网站建设,努力打造白塔寺文化品牌。2006年8月,白塔寺“凉州会谈”旧址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2001年以来,武威市、区两级领导十分重视白塔寺文物保护及景区建设工作,通过努力先后完成了萨班灵骨塔遗址加固保护工程、复原萨班灵骨大塔工程、白塔寺九十九座佛塔塔林建设、“凉州会谈”纪念馆工程。修建了长2500米、宽50米的基地专用道路,完成了绿化、引水、配电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700多万元。2010年后,百塔寺管理处继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完成了“凉州会谈”纪念馆提升改造,萨班铜立像建设,新建了景区大门。同时,管理处着重做好景区整体保护规划,将逐步完成白塔古镇、白塔寺遗址保护区、学术研究区及宗教区的建设和开发,使白塔寺成为集文物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展示为一体的国家遗址考古公园。目前,管理处已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白塔寺遗址保护整体规划》。

交通信息

乘车方式:

方式一:武威盘旋路汽车站乘坐武威——黄羊镇(上路)公交车至白塔寺路口,车程约40分钟;

方式二:武威市区乘坐出租车至白塔寺,车程约20分钟左右;

方式三:自驾车至白塔寺。

周边交通情况:

景区距离武威市区约22公里;

景区距离G30高速武威南出口约9公里;

景区距离武威南火车站约15公里;

景区距离兰州中川机场约204公里。

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