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羌吉镇

|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东三召乡博尔羌吉镇

博尔羌吉镇信息

  • 地区名称:博尔羌吉镇
  • 长途区号:0902
  • 区划代码:650521101
  • 邮政编码:839000
  • 车牌号码:新L
  • 行政级别:镇
总站>博尔羌吉镇首页>旅游景点>新疆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

新疆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

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天山北坡,东起寒气沟,西至松树塘,南自天山庙,北接鸣沙山,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距哈密市约70公里,有省道通往,交通通讯方便。园内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古老悠久的丝路文化、熠熠生辉的民族风情,形成了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独特、高品味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清爽、温润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对久居大陆深处、夏季酷热难耐的人们,极具吸引力,实为开展生态旅游的绝佳之地。

所在地/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县

森林公园等级:国家级(2004年建园)

项目

1.项目主要内容:

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白石头景区、寒气沟景区、西格拉景区、西黑沟景区等五个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2.预计总投资: 6970.38 万元。

3.建设地点: 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各景区。

4.项目建设规模: 基础设施及娱乐休闲设施投入共计 6970.38 万元。

5.主要原料及保证情况: (涉及到水、电、气、土地等价格)交通、水电及通讯设施公园内现有长短不等 40 余条林区公路,总长约 420 余 km ,园内交通条件较好,路网密度较高。

6.公园生活用水以泉水为主,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泉水由铺设引水管道接往各景区,供水充足,用水十分方便。

7.公园内白石头景区与哈密的电网相连,寒气沟、西格拉采用柴油发电,黑沟、白杨沟采用太阳能发电。电价为农用用电价格。

8.市场需求预测: 哈密天山森林公园年游客可达 134.46 万人次,各景区的年游客为:寒气沟景区 30.0 万人次,白石头景区 ( 含冬季 )73.93 万人次,西格拉景区 5.5 万人次,黑沟景区 22.76 万人次,太阳沟景区 2.3 万人次。

9.优势分析:哈密天山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高,无工矿及其它企业,仅有部份放牧活动,生态环境相对优越。水体环境无化肥、农药等化学污染。大气空气清新,粉尘量少,符合国家大气环境一级标准。公园范围内,有哈巴公路贯通公园寒气沟和白石头两景区,由于车流量小,空气流通快,基本未造成大气及声学污染。

10.经济效益预测 :从 2010 年起,实现年均销售收入 1763.04 万元,实现利润 440.76 万元。

11.投资回收期: 9.08 年

12.投资利润率: 11.01% 。

13.项目合作方式 :股份制合作方式。

公园概况

2004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同意,将哈密白石头森林公园升格为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并对森林公园做了总体规划。 2006年4月28日,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得到自治区林业厅的批复,该规划对基础设施、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旅游服务设施、保护与培育工程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划,建园十多年来, 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哈密地委、哈密市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林场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下,森林公园各类景点、景物开发、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已初步建成行、游、住、食、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观光、度假休闲旅游区。

1.园外交通条件良好。S303哈巴(哈密市-巴里坤县)、S302口伊(口门子-伊吾县)省级公路和口白(口门子-白石头)县级公路从公园内穿过。哈巴省道长131公里,北达巴里坤县,南与兰新铁路、312国道相连,为疆内、国内、海外游人来往于公园的主要交通干线。每日有哈密市通往巴里坤县、伊吾县及景区各乡镇的班车,且每日有数次公交车、旅游车来往于公园路口,游人进入公园十分方便。公园目前的可进入性较强。 园内路网密度较高,现有林区游步道公路40余条,总长度约90.8公里,交通条件较好,境内绝大多数行政村和各景区的大部分景点都有林区便道相通,游客进出公园、抵达景区景点十分方便。

2.各景区目前供水采用铺设简易的引水管道方式,供水水源以就近饮用山泉水为主,其水清澈透明,水质良好,无任何污染,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公园排污采用生产生活污水经简单处理后就近排放方式为主,目前尚未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环保要求。

3.供电与通讯

公园内白石头景区与哈密的电网相连,寒气沟、西格拉两景区采用柴油发电,黑沟、白杨沟采用太阳能发电。白石头景区通讯线路与哈密的通讯网络相连,架设有通讯专线,通有线电话,其它景区通过联通、移动通讯网络通讯,用电、通讯条件较好。

园内已建有白石头、松海、草原之夜、华龙、海福等山庄,目前景区内可以接待的固定床位约565个;接待餐位总数约360张,主景区内小卖部5个, 基本可以满足林场职工和游客的常规生活需要,公园周边各乡镇、团场也都建有医疗机构。现在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已初步建成行、游、住、食、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休闲旅游区。

情况介绍

根据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的特点及空间分布,山脉、水系,建设开发条件以及游览线路及旅游产品设计,旅游项目规划等多种因素,将森林公园划为六个景区:

1.寒气沟景区:该景区位于森林公园的中东部, 景区总面积18019 hm2。以山水美、松柏奇、空气冷、冰川雄,“四绝”号称东天山的香格里拉。园内的天然落叶松林、高山草甸、泉潭湖瀑及民族风情为景区主体景观。该沟由西向东斜插入喀尔里克山约20千米,海拔由2200米上升到3000米左右。沿沟而上可饱览中山带森林、高山草甸、冰缘与冰川地貌等垂直景观。 寒气沟水草丰美,冬暖夏凉,是难得的“冬窝子”牧场,在这里世居的维吾尔族牧民村落,至今仍然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来这里休闲避暑,山水观赏,湖边垂钓,感受着千年雪水的冰凉,呼吸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气,宛如畅游仙境般的山水画廊让人陶醉。

2.白石头景区:该景区位于森林公园的中部,为公园的中心景区,位于哈密——巴里坤303省道70公里处,东距口门子3公里,是喀尔里克山北麓森林草原过渡型景观。“白石头”早有此名,万木丛中“一点白”,因在绿色的森林和草原上突然冒出一块白色的石英岩巨石而得名。

景区总面积19720hm2。以天然云杉林、天山庙、白石头及冰雪天象等为主体景观。主要景物景点有:天山庙、班超像、观景亭、疏林茵草、碧水泉、无名泉、观光苗圃、种子园、白石头、奇树、绿色画廊、天山松雪、了望塔、玉树银山等。

在白石头景区,森林与草原融合,大山与高原融合,人与自然融合。原住居民的村落就在一片西伯利亚落叶松纯林里,古朴独特的原木木屋与森林巧妙地融合起来。这里既有西伯利亚的原始性,又有阿尔卑斯山的秀丽和宁静。

在白石头景区你可以同时观赏到雪山、流水、森林、草原和繁花、晴雨、晨夕,四季景色变化无穷,环境幽静,气候宜人。一望无际的森林映衬着蓝天,朵朵白云缠绕在山腰,广袤草原绿草如茵,野花竟放,其间点缀着座座毡房,羊群飘动在森林草原之间,为避暑胜地平添几分诗情画意,置身其间犹如飘然天外。

3、西格拉景区:该景区位于森林公园的中西部,它位于哈密——巴里坤303省道90公里南侧的天山北麓,巴里坤山最高峰——月牙峰的东侧,东距白石头景区16公里,海拔2250米。

景区总面积14885hm2。以云杉及落叶松天然林、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体景观。主要景物景点有:鹿苑、雪莲斗寒、清马场遗址、月牙峰、马圈沟等。

西格拉景区是典型的山地针叶林与山地草原交汇带景观,西格拉原名西旮旯,因地处偏僻、幽静,少有人迹而得名。景区山势平缓,树高林密,花草茂盛,马鹿成群。西格拉有地势高、气温低、冬季长、无霜期短的特点,故时常出现“六月雪”、“七月雪”的奇景。这里有新疆特色的山顶鞍部达坂(大葫芦沟山口)、亚高山草甸草原景观,如徒步穿越森林带,可观赏到垂直分布的不同森林带和冰斗地貌,是天山北坡垂直景观带谱最典型、最完整的地方。西格拉——天然的休闲、康体、摄影、登山、科考旅游胜地,是人们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西格拉受地形雨影响,降水量比巴里坤多,又因蒸发量小,湿润度大,牧草生长良好,是巴里坤盆地优质草原牧场,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所属西北重要的军马场——伊吾军马场的牧马地,至今仍培育着万匹历史上有名的西域三大名马之一——“神马”巴里坤马(“天马”伊犁马、“龙驹”焉耆马),这里曾是汉唐、清代时期朝廷设置官牧马场,养育战骑得地方。这里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是古丝绸之路北线通往迪化的必经之路,是进入巴里坤的门户、咽喉。

4、黑沟景区:该景区位于森林公园的最西部,位于巴里坤县城西南8公里处,海拔2080米。它由西向东绵延20余公里。主要由西黑沟、东黑沟等组成,景区总面积21559hm2。以云杉及落叶松天然林、瀑布河流、多凌碑及典型的地质地貌为主体景观。

西黑沟内有冰川雪水融化形成的河流,一年四季不干涸。河流两侧峰峦层叠,形成幽深弯曲的峡谷。谷底布满大小不一,光滑圆润的冰啧石常年卧在河流中;

5、太阳沟景区:该景区位于森林公园的最东部,由太阳沟、小天生圈沟、大天生圈沟等组成,景区总面积9512hm2。以天然阔叶林、河流清溪为主体景观。主要景物景点有:万象古杨、清溪流碧、双杨弄舞等。

6、红旗沟景区:该景位于森林公园的北部,属北天山山系,由红旗沟、板房沟、小柳沟等组成,景区总面积27334hm2。以天然针叶林、高山草甸及奇山怪石为主体景观。主要景物景点有:红旗沟达板、怪石群等。

旅游资源

哈密天山森林公园位于哈密地区境内天山山脉最东端,与哈密市、巴里坤、伊吾县城的距离均在100公里之内,东去敦煌市414公里,西距吐鲁番市348公里,乌鲁木齐市518公里。哈密林场经营范围内。公园地处新疆的“东大门”,是内地西进新疆的第一大站,又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塞,素有“西域咽喉,东西孔道”之称,特别是公园位于古丝绸之路敦煌和吐鲁番两大历史文化旅游热点城市之间,具有组合由敦煌(-哈密)-吐鲁番-库车-喀什(-和田)作为主要支撑点而形成的丝路中道国际精品旅游线的地理区位优势。地理座标为东经92°40′~94°49′,北纬42°53′~43°54′。公园东西长约175km,南北宽约120km,经营总面积111029公顷。

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的风景资源划分为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天象资源和人文资源五类。其中公园内的生物资源、天象资源与人文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一、生物资源

森林景观是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景观。原始、壮观、瑰丽、独特、品位高是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的最主要特点。也是目前全疆最大的西伯利亚落叶松和天山云杉的混交林。该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

1、林相整齐,品质高雅。公园内原始针叶林莽莽苍苍,,绵延不绝,林内树木挺拔茂密,林相古朴幽美,是公园风景资源的突出代表。这些原始森林景观,遍布公园各处,不仅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和康娱保健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生态学研究价值。

2、空间分布,奇异美妙。公园的植被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特点,构成了植被美妙的空间格局。在水平分布上,阳坡草原草甸,绿草如茵,野花竞放;阴坡森林,郁郁葱葱,绿树成荫;在垂直分布上,从低到高依次为:河谷阔叶林和杂灌次生林,树影婆娑,风姿绰约;中部针叶林,满山苍翠,林海茫茫,峰峦叠翠,古朴神秘;上部草原草甸,碧草茫茫,野花竟放,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美妙的植被布局,构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画卷。

3、植物景观季相分明,变幻多彩。园内植物景观季相变化分明,暮春,山巅残雪尤存,山腰莽莽松杉青翠欲滴,英俊挺拔,山脚草原初绿鲜嫩;盛夏,重山叠翠绿荫浓郁,草场繁花似锦,群芳竟妍;金秋,山腰松林葱茏墨绿,河谷秋杨争艳,色彩斑斓;严冬,万木凋零,松杉挺耸,傲迎霜雪,雪压枝头,似玉树琼花,肃穆典雅。色彩各异的四季景相,令人神往,使人陶醉。

4、立体牧场,景色各异。境内野生草本植物种类繁多,草场资源丰富,为典型的立体草场。林带以上为草短质优的夏牧场,盛夏这里是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原,野花绽放,牛羊成群;林带内或盆地为春季牧场,草原新绿初染之时,畜群漫布;背风向阳的中低山区则是越冬避寒的理想场所,但见座座木屋,古朴幽静。每年值春夏两季,草场野花绽放,牛羊成群,马蹄声声,毡房座座,炊烟袅袅,奶茶飘香,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迷人的西域美景。

5、动物景观野趣盎然,生机无限。园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7种,Ⅱ级保护动物34种。园内野生动物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分布普遍,可见频度高。特别是野生马鹿为优势种群,品质高、数量多、种群大、分布广泛,在茂密的森林和森林草原地带随处可遇。园内还建有多处野生马鹿驯养场所。还有蓝天白云下,徜徉在草原上的一群群自由自在的牛羊,也给公园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另外还有险崖劲松、林海松涛、疏林茵草、奇树、绿色画廊、悬崖倒松、雪莲争春等景观。

二、天象资源

公园气候较为湿润,形成中温干旱区半荒漠山地森林气候,随海拔高度变化气候悬殊甚大,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特有的奇异无常的天象气象景观。

1、气候奇异多变。公园的气候奇异多变。有时,早晨阳光明媚如春,中午骄阳如夏,傍晚凉爽如秋,深夜又如初冬;有时,刚才还是阳光灿烂的夏天,风起云涌就到了秋天,下起雨来就又到了冬天。短短的时间,让人可以感受春夏秋冬四季气候,领略到奇异无常气象景观的魅力,真是妙不可言。

2、日出日落美妙无比。公园地处中高山区,空气浮沉极少,日出日落异常清晰,奇妙迷人。晨观日出,星辰渐逝,旭日初升,感觉到的则是浓浓的温暖。暮观日落,夕阳西下,红霞映射,碧空尽染,群山披彩,倍觉夕阳无限好。

3、云海幻化无常。境内的云海,时而山中白云缭绕,袅袅婷婷,冉冉升起;时而又黑云压顶,低云密布,欲来山雨。值晴朗之日,苍山被云带拦腰横截,云上奇峰如擎天玉柱直冲青天,矮山若隐若现,如琼山仙岛一般。值细雨蒙蒙之际,但见流云袅袅,飞雾飘飘,细雨蒙蒙,群山险峰缥缈迷离,如水墨画卷。若阵雨乍停,天蓝如洗,云絮飞扬,苍山翠岭,时隐时现,更添诗情画意。

4、雪凇晶莹如玉。当天寒冬至,大雪纷飞时节,园内到处是一派银装素裹,千里冰封,万里雪原,漫天洁白的银色世界。特别是积雪覆盖的松杉林木,宛如晶莹剔透的玉树珊瑚。若置身于这冰雪世界,有如到了极地,顿感尘俗尽脱,心胸开朗,神清气爽。

包括雪景、雨景、云海、朝晖、夕阳等其他天象景观。

公园区空气、土壤、水体等生态环境处于原生的自然状态,生态系统完备。空气芬芳清新,富含负氧离子;植被盖度高达80%以上,环境恬静幽雅,四野空寂无声;河流、小溪、涌泉、池潭水质良好,清澈甘甜;既无地方时疫,也无有害辐射。景区水体、大气、噪声及土壤等环境条件均符合国家Ⅰ级标准。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综合评定达到了一级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标准。

三、人文资源

人文景观是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又一主体景观。既有弥足珍贵的历史古迹遗址,又有光辉灿烂的西域文化、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

1、丝绸古道举世闻名,古迹遗址弥足珍贵。公园所在地哈密为丝绸之路的要塞,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集中交融处,也是西域文明与中原文明冲突交融汇集点,更是维护边疆稳定、祖国统一的政治军事要地。 佛教也曾从这里传入中原,清末巴里坤还有庙宇90余座,有“庙宇冠全疆”之称。因此,处于哈密、巴里坤、伊吾境内的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遗留有众多的古迹遗址、传说故事、历史人物的诗赋游记。如天山庙、汉代的《任尚碑》、《裴参碑》、唐代的《姜行本记功碑》、清代的《运道记功碑》、民国的《多凌碑》等,王妃射鹿处、情寄马莲、班超像、观景亭、 古岩画、观光苗圃、种子园、了望塔、清马场等遗址。

2、西域文化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纯朴。园内主要居住着哈萨克、维吾尔、汉族等民族,这里你可以看到维吾尔族哈密赛乃木的歌舞,听到哈萨克族冬不拉的弹声,还有回族的“花儿”,更有古老而美丽的爱情传说……。每逢重要节日你能欣赏到赛马、叼羊、摔跤和姑娘追,品尝到奶茶、马奶酒、乳饼、奶疙瘩、手抓肉、包尔萨克、那仁……,这里有羊群、马群、牛群,还有鹿群、牦牛群、驼群,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民族风情和乡土民俗,体现出西域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内涵,加之豪爽质朴、热情好客的性格以及与生俱来的歌舞天赋,对游人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景区规划

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建设项目规模日趋增大,涉及学科越加广泛,相关经济活动日益复杂,投资环境瞬息万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使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建立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上,必须对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否具备建设开发条件、经济上是否合理可行、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是否积极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和全面论证,以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为此,哈密林场特委托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组织编写《新疆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图件材料。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我院成立了由4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项目组,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2名。《可行性研究》编写工作自2004年1月开始,历时5个月完成。其间曾赴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深入实地对森林公园的各个景点做了详细的外业调查,广泛收集有关森林公园的各类社会、人文、自然、经济、专业等技术资料,取得了第一手可靠材料。在此基础上,项目组成员经过认真分析与研究讨论,提出了由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建设的思路框架,拟定了《可行性研究》编写大纲,并与哈密林场有关人员充分交换意见,也积极征求自治区林业局有关领导的建议,就一些原则问题达成共识。据此,项目组成员对现有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运用现代旅游学、森林景观学和生态学等理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本思想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实事求是,适度超前。按照高标准、高起点地要求,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并力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科学、可行、先进和实用。《可行性研究》于2004年5月上旬完成初稿,同哈密林场领导及有关人员充分交换了意见,对存在问题及时调整修改,于5月中旬完成了《新疆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博尔羌吉镇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