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南堡镇南堡一村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坐落在河北省滦南县倴城北6.5公里,潘家戴庄村东南。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6平方米,是经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批准,省、市、县共同投资557万元兴建。纪念馆1997年11月奠基,1998年3月动工,2000年4月竣工,2000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解说词: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6平方米,展厅面积1280平方米。纪念馆院门别具一格,通向大门的甬道两旁,是两块用草坪砖铺设的停车场,松柏环绕。一堵碑墙横亘于左右两门中间,碑墙上刻着:“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碑墙内侧,黑色大理石上刻着《潘家戴庄惨案记事碑文》。
碑墙北面,是悼念广场,广场北侧中央,是一座汉白玉卧碑,上刻原冀东军分区司令员萧克题写的“潘家戴庄惨案纪念碑”描金行书大字。卧碑后黑色花岗岩衬墙上刻“1942年”和“遇难1280人”两组醒目数字,昭示人们不要忘记1942年有1280名同胞在这里遇难,而衬墙正中的错台缺口,隐喻着遇难者的呐喊和控诉。
纪念馆总体布局由南到北依次为停车场、绿地、记事碑、悼念广场、纪念碑、冤魂墙、下沉广场、陈列馆。形成层次分明的空间顺序。从东到西,有音像室、接待室、埋人长坑、合葬墓和方坑墓有机衬托。灰色檐口,白色墙面,粗犷的蘑菇石,给人以沉重、悲愤、永久纪念之感。是一个集惨案性、遗址性纪念馆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
主馆中心屋架造型,可联想到潘家戴庄三天三夜大火后的残檐断壁。两端高耸的大铁钟,象征着警钟长鸣,教育后人勿忘国耻。
陈列馆南侧是下沉广场,黑色花岗岩砌就的冤魂墙上,按姓氏、性别、年龄刻写着1280名遇难者姓名。主馆东南为埋人长坑,西南为合葬墓。
请大家到方坑遗址前惨案发生时,日本侵略军逼迫村民开挖的方坑,长6米,宽6米,深2米,坑内活埋的主要是妇女和儿童。
历史:
1942年12月5日,日本侵略者对潘家戴庄村施以“三光政策”,村民1280人惨遭杀戮,民房千余间毁于虐焰。日寇滔天罪行震惊中外。
是日清晨,日军第二十七步兵团所属第一联队驻张各庄部,纠集驻司各庄等处日伪数百人,围袭村庄,胁迫民众至村东谷场,追询八路军的去向,未果。遂威逼青壮深掘场边之土坑,驱逐无辜于坑内,枪挑刀砍,棒打火烧;摔幼婴于碌碡;剖孕妇于街头。其时惨状,目不忍睹。之后,抢掠财物,焚烧村庄,美好家园夷为焦土,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千人坑”大惨案。
为警示后人,勿忘国耻,于1952年在“千人坑”遗址上修建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惨案纪念馆经几次扩建逐渐形成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6平方米,集实物展览、声、光、电相结合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抗战设施、遗址;全国红军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坐北朝南,一堵碑墙横亘于左右两门中间,碑墙内侧的碑文上翔实记述了日伪军制造惨案的经过;尸骨陈列馆中,原状陈列着21具尸骨,惨状令人发指;冤魂墙上刻写着遇难者的姓名,两端高悬的大铁钟,警示着人们勿忘国耻。这里用铁的事实,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千人坑”惨案遗址一直是滦南人民和各界人士凭吊遇难同胞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年接待各界人士19万余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达13万余人次,成为了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大事记:
1942年12月5日(农历十月廿八日),日本侵略军第二十七师团第27步兵团所属第一联队骑兵队,按少将旅团长铃木启久“彻底肃正该村庄”的命令,在骑兵队长铃木信的指挥下,以枪杀棒打、锹铲镐砸、活埋火烧等极其残忍的手段,血洗了潘家戴庄。在一天之内,日军集体屠杀和平居民1280人,烧毁民房1030间,村内财物被劫一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潘家戴庄惨案。
为悼念死难者,警示后世,牢记前仇,唐山地区专员公署于1952年在潘家戴庄村西主持建立纪念园,共占地400平米,周围用青砖围砌,入口朝东,纪念塔位中间。纪念塔为砖混结构,呈八棱形,下粗上细,顶端为圆形,在顶端的避雷针上镶嵌一颗红色五角星。塔身高约15米,塔正面(东)雕刻着“潘家戴庄抗日战争殉难同胞纪念塔”。塔座上镶嵌一块高208厘米、宽60.5厘米、厚20厘米的青色大理石,上面刻碑文。碑文第一句便把人迅速带入肃穆悲愤氛围:
刻在这里犹如刻在我们身上一样,是我们千年万载不能忘的血海深仇,让我们后辈世世代代的儿女们,也永远牢牢记住吧!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里,日寇制造①戴成龙:《潘家戴庄惨案纪念碑变迁考》的举世骇闻的“千人坑”大惨案就发生在这里。我们美丽的家乡,请你仔细地看,就是在本村东南角的这个坑,就是巨大的深坑里,1942年10月28日(农历)那一天,我们1280名亲爱的父老兄弟姐妹被日寇凶残的火烧、枪刺和活埋了,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在当时,在火坑堆里,在血泊中,在敌人密集的枪弹下,可以想见我们亲人悲壮而惨死的惨景,也可以想见帝国主义吃人生香的真面目,仇恨的怒火一直在燃烧,仇恨的力量不断在增长。十年来,共产党领导着我们,战胜凶恶的敌人。获得了幸福的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像巨人一样,雄伟而刚毅地站起来了,我们有着无穷的力量。
今天,当美帝国主义还在大量屠杀着朝鲜人民,武装着当年的敌人威胁人类安全的时候,我们愿意在这座塔上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共同宣誓:为人类的正义和自由,为了让孩子们永远在平安和幸福中成长壮大,我们将以更大的力量用和平的名义,同战争贩子作不懈的斗争,直到战争贩子和侵略者这些血腥的名字在我们世界上不复存在的时日为止。
遗址介绍:
“千人坑”与“合葬墓”
潘家戴庄“千人坑”惨案的“坑”有两个,一个是位于打谷场北侧的一条长46米的长沟,这条沟本是该村地主潘俊章用以挡车霸道护场沟,屠杀开始前,鬼子汉奸逼迫20多名青壮年加宽加深,里边活埋的多为男人;另一条是逼迫青壮年在长坑南侧新挖的9米见方、深2米的方坑,里面活埋的多为妇女儿童。
大坑挖好后,日军、特务从挖坑人手中守过锹、镐,先把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赶紧长坑内。在铃木信的一声号令下,日军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开始了。日伪军把在墙根下跪了几个小时的男性,全部哄赶到挖好的长坑南沿儿,呈一字形排开,而日军有的端着枪刺,有的拎着棍棒,有的挥舞着铁锹和钢镐,也形成一字排,面对面站在手无寸铁的村民对面。另一部分日伪军也一字排站在长沟北沿。长沟的东西两头也站满了持枪荷弹的日军,日伪军对长坑形成了包围状。
只见铃木信把战刀一挥,气急败坏地下达了屠杀命令:“统统的共军,统统的死了死了的有!”人们这才明白,日伪军要对自己实施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了。他们心中虽然燃气愤怒的火焰,但此时只能眼看着敌人的屠刀刺进自己的胸膛。
日军端着刺刀向村民狂刺乱扎。铁锹、大镐、棍棒一切都成了他们杀害中国人的武器。锹铲镐砸,棍棒飞舞,日军群兽般地大开杀戒。此时演绎的仿佛是地狱里魔鬼的疯狂,并非人类的厮杀。前边的群众成片成片地倒下了,后边的群众有的被挤到坑里,有的面对残杀不得不主动地掉进坑内躲避。活着的男人们全部被赶进坑内,日军便往坑中埋土,投掷石块。又威逼儿童们学生们去抱草,抱来的柴草摆放到长坑南沿,日军将柴草点着,扔进坑内。坑内拥挤的人承受着挤压、土埋、石砸、火烧,跑不能跑,躲不能躲,眼睁睁地走进死亡。
时过正午,敌人用过午饭,又把杀人魔爪伸向妇女。因为大坑里堆满了死人和活人,拥挤不下了,敌人用刺刀、棍棒、锹镐驱赶妇女进入最新挖好的方坑。刽子手还让人从农户找来扁担和绳子,把绳子系在扁担的挑环上,以拉网的方式往坑里圈拉妇女。绳子外围是日军的刺刀、马刀,向外闯的人就成刀下鬼。绳圈越来越小,剩下的妇女也越来越少,直至全部逼近坑内。
长坑共活埋700余人,方坑活埋500余人。一日之内全村1280名男女老幼葬身坑内,这就是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潘家戴庄“千人坑”。
惨案发生后,在外地做工、探亲以及从杀人场中逃出幸存下来的潘家戴庄人,陆续回到村中,附近村庄的亲友也纷纷赶来,在杀人场寻找亲人的尸骸。1000多名死难亲人的尸体从坑中扒出。死难者中,有的缺头,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死去的母亲怀中还紧紧抱着自己的孩子......而那些血肉模糊、难以辨认的尸体摆在打谷场上,由人们凭良民证、服饰等特征辨认,最后仍有200多具尸体无法辨认,只好收殓合葬了,这就是纪念馆右侧的“合葬墓”。
重见天日的“千人坑”遗骨
1997年,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批准重建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1998年5月,在基坑复位施工中,发现两具遇难者尸骨,引起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唐山市和滦南县文物部门对埋人长坑进行了探测和局部发掘,并对骸骨进行了清理。这个埋人长坑长约45.9米,宽约5.7米到6.1米不等,呈不规则月牙形。
经专家鉴定,在103平方米范围内,有21例骸骨个体,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未成年人12例。坑中发掘遗物30件,现均原址原状陈列。
这些遗骨,有的身首异处,有的有钝器击打痕迹,有的是刀斧砍断的肢骨,有的依偎重叠一起,有的被火烧活埋,挣扎呼喊之状可见。
1号遗骨是30左右岁男性,2号为14--15岁女性,3号是一成年男性,其中一个张着大嘴,一个身体卷曲,三具骨骸重叠一处,被活埋时的惨状可想而知。4号骨骸是一个35—40岁的女性,她的右侧股骨下端具有清晰地砍痕,从创面平整程度看,显然是由刀斧类锐器所致。5号、6号、7号骨骸个体都是儿童。年龄在3—7岁之间,当年天真无邪的儿童,留下的只是尸骨碎片。8号遗骨是一个30--35岁的男性,惨死之前还一只胳膊抱着孩子即9号遗骨,另一只手抓着小孩的腿,这小孩还用手搂着大人的脖子。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之间的亲情,也会体会到日本侵略者的兽行。10号骨骸是17—18岁的男性,11号骨骸是一岁半的儿童,12号骨骸约25岁,13号、15号骨骸可能都是成年男性,14号骨骸是20岁左右女性,16号骨骸是一个11—12岁男孩。他和第14号骨骸一样,头部两侧均发生塌陷性骨折,损伤贯穿颅骨全层,在塌陷区周围可观察到数条放射状骨折线,都是钝器击打所致。而17、18、19、21号遗骨都是6岁以下幼儿骨骸,尤其是第20号,不排除是一个胎儿的骨骸。除上述遗骨外,在修建“千人坑”保护围墙时,又发现了一些儿童的骨骸。根据幸存者回忆,他们是被摔死在坑沿上的。
千人坑遗址之所以还有死难者遗骨存在,显然是当年收敛遇害亲人尸体时遗漏在坑中的,足见当时尸骨之多之乱,难以全部收敛。
门票:
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
9:00—16:30(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重要抗战纪念日照常开放)
地址:
唐山市滦南县程庄镇潘家戴庄村
官方网站:
lnpjdzcaj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