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

|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江苏省

江苏省信息

  • 地区名称:江苏省
  • 长途区号:025、0510-0527
  • 区划代码:320000
  • 邮政编码:210000-226000
  • 车牌号码:苏A—苏N、苏U
  • 行政级别:省
总站>江苏省首页>旅游景点>南京市栖霞山风景名胜区

南京市栖霞山风景名胜区

栖霞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又名摄山,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栖霞山素有“六朝胜迹”之称,在清代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历史古迹遗址80多处,荟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绿色文化、名人明俗文化、地质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千年古刹、佛学“三论宗”祖庭、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古栖霞寺就座落在栖霞山西麓。

门票参考:淡季25元,旺季40元

所在地/隶属: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88号

开放时间:07:00~17:30

适宜季节:春季,秋季

建议游玩时间:4~5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4A

基本介绍

栖霞山古称摄山,又名伞山,地处南京市东北郊,三面环山,北临长江,风景区总面积860公顷,主峰凤翔峰海拔286米。被乾隆皇帝称为“第一金陵明秀山”。

自明代以来就有“秋栖霞”之说,“栖霞丹枫”为金陵新四十景之一,栖霞红叶种类很多,尤以枫香为主,包括红枫、鸡爪槭、三角枫、羽毛枫、榉树、黄连木等,每到深秋,山中漫山红遍,犹如晚霞栖落,蔚为壮观,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为我国四大红叶观赏风景区之一。

栖霞山古迹遍布,山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其中乾隆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山,风景区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历史古迹遗址80多处。荟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绿色文化、名人明俗文化、地质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山中险峰、奇石、名泉、深涧与苍松、翠柏、桃花、红叶浑然一体,自然天成。隋舍利塔、唐明征君碑、千佛窟,禹王碑、乾隆行宫、万松山房、般若台、太虚亭、话山亭、陆羽茶庄等拱佑名蓝。千年古刹,佛学“三论宗”祖庭,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栖霞古寺就座落在栖霞山西麓,经声悠扬,晨钟暮鼓,宛如人间仙境。

栖霞山的地学内涵也极为丰富,古生物化石众多,是许多地学名称的命名地,被专家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地学教科书”。

景点景观

明镜湖

明镜湖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景点名“彩虹明镜”,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向东有月牙池,然后就是栖霞寺大门。

栖霞寺

栖霞寺位于栖霞山中峰西麓,三面环山,北临长江,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南朝时期与鸡鸣寺、定山寺齐名,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设有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杨坚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时称功德寺,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千佛岩

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南朝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早、规模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东飞天石雕像就在中102号佛龛中,这个洞龛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隐约可见。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中国所发现的东部的“敦煌遗迹”。

舍利塔

栖霞寺舍利塔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麓的栖霞寺东,是中国五代时期的佛教石塔,是中国较大的舍利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栖霞寺舍利塔的整体结构紧凑,雕饰华美,塔八角五檐,高15米,是研究南唐建筑的重要实,中国佛塔艺术的精品之作,是南方非常少见的密檐式塔。栖霞寺始建于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舍利塔后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复修原为五层方形木塔。现存石塔系五代南唐(937~975)重建。

纱帽峰

纱帽峰处千佛岩之巅,被千佛岩众佛龛环抱。乾隆南巡到此,嫌其名俗,遂赐名“玉冠峰”。乾隆在给两江总督尹继善的批文中就有:“旧名纱帽峰嫌其近俚,闻摄山名秀如玉而冠即以易之”的记载,另在《玉冠峰》中也说:“我欲易名难揣称,僧绍有知应默肯”。但今人们仍习惯称之为纱帽峰。就在纱帽峰佛龛中有一空穴碑槽,原镶嵌乾隆南巡至此留下的《登栖霞山》的一块御碑,后消失达200余年,直到2000年在栖霞寺佛学院墙体被发现。

碧云亭

碧云亭位于虎山之巅,又名“望江亭”,平顶岗峦貌似半岛,向北伸出,三面均是悬岩,仅一石与山道相连,构成别具一格,是以险取胜的景点。其东侧深谷陡壁,岩石裸露,峻峭无比,西侧,由松涛林海铺成的起伏岗峦,向北眺望,长江尽收眼底。

枫岭

枫岭位于栖霞山西侧,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满山枫树长满了红色的叶片,使栖霞山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

始皇临江处

始皇临江处位于中峰半腰北侧。据汉司马迁《史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北返时登临摄山(栖霞山),有彰显四海一统、雄视千古之意。该景点于2006年春修建,为一仿古建筑,包括重檐亭、廊、轩以及观景平台,是阅江揽胜之地。

小营盘遗址

小营盘遗址坐落于栖霞山凤翔峰下方右侧,海拔约135米。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地势北高南低,占地面积约8300平方米。此处为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跸栖霞行宫时,负责保卫乾隆皇帝安全的御林军所在地。

桃花涧

桃花涧自明代以来,逢春桃花争妍,久负盛名。明代秣陵名士盛时泰在《栖霞山志》中述:“春暮夏初,则红英绿荫错落左右,游人行其下,衣袂皆有季色”。明末清初,秦淮名妓李香君也在此隐居,死后葬于桃花涧畔丛林。桃花涧中的桃花湖和李香君墓隔路相对,栈桥、古枫、桃林、亭榭、湖水、叠浪岩、天开岩、御花园环绕期间。

红叶谷

红叶谷位于御花园和凤翔峰西南山腰的交界处,由于这里长年无人涉及,加上山水的冲刷,于是岩石裸露处尽显崖溶奇石景观,其余则为茂密的丛林和湿地,特有的气候环境,使这里奇石嶙峋、古枫矗立、古藤缠绕。该景点的建设充分考虑倒地貌、水体、植物、设施等的和谐搭配,注重栖霞山的生态功能的修复,不断美化、优化、彩化环境,并引水造池,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红叶谷占地约5万平方米,景区自然风貌优美,以奇石、红叶为特点,是集山、石、水、林、亭为一体新的红叶观赏区。

陆羽茶庄

陆羽茶庄为四层仿唐风格,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登顶可瞭望长江、紫金山、南京城,栖霞山美景一览无余。陆羽在栖霞山种茶的范围在现今中峰和龙山之间的坡谷地,即如今的白乳泉、青锋剑、试茶亭一带,其住处称陆羽精舍。

乾隆御花园

御花园为清时栖霞十景之一,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行宫,御花园为其赏花探幽、吟诗作赋、挥毫泼墨之处。《摄山志》也说,御花园汇集天南海北之奇华异草,云片及南朝至明代名人题刻,和幽居庵、亭、阁、廊、轩组成幽静、锦簇的皇家园林。复建后的御花园位于风景区核心地带,依山傍水,背靠主峰,前有桃花湖,南有天开岩,园内林木覆盖,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主建筑(峭倩)1000平方米。

实用信息

门票价格

淡季:25元/人次

旺季:秋季红枫节期间有所上调,门票价格为40元/人次

最佳时间

春秋两季,春天踏青,秋天看枫叶,栖霞山为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交通路线

★公共交通:

赏枫公共交通非常方便,有9条公交线路抵达或途径栖霞山景区:

138路(太阳城—栖霞)——栖霞站

206路(南京站北广场东—栖霞)——栖霞寺站

743路(江宁客运站—上坝)——栖霞寺站

197路(摄山新城—尧化门)——栖霞寺站

194路(龙潭—栖霞)——栖霞寺站

195路(隆昌寺—栖霞)——栖霞寺站

207路(南京站北广场东—上坝)——栖霞寺站

326路(经天路—栖霞)——栖霞寺站

327路(摄山新城—栖霞)——栖霞寺站

★地铁换乘:

地铁1号线-南京火车站(南京站)下——至北广场乘坐206路(栖霞寺站)至景区

地铁2号线—学则路站下——换乘138路(栖霞站)至景区

地铁3号线—新庄站下——换乘坐206路(栖霞寺站)至景区

建议游客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到栖霞山赏枫。

★自驾线路:

1、新庄——玄武大道——312国道,行驶10公里左右,根据景区指示牌提示,左拐至景区;

2、晓庄广场往栖霞方向,走栖霞大道,直达景区;

3、中山门走沪宁连接线——绕城公路,往二桥方向至新港开发区匝道口下——栖霞大道,直达景区

友情提醒:红枫节期间人流和车流都很大,考虑到游客的安全及游园秩序控制,红枫节期间,除了特种作业车辆及应急车辆以外,所有机动车都禁止上山。为了游客能更方便赏枫,景区内有游览观光车,游客可徒步登山或乘坐景区观光车游览。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栖霞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中北部,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是龙山;西北一山是虎山,总占地面积1019公顷。地理坐标为北纬32°,东经119°附近。

地形地貌

栖霞山是茅山楔入南京地区之北支,全山峰峦叠嶂。栖霞山山体自南而北由三条山岭组成,南为景致岗,中为千佛岭,北由黑石石当、平山头、三茅峰组成。栖霞山面积约4平方公里,山体主要由石灰岩、砂岩等组成,北麓由带状花岗岩分布。

栖霞山由三山二涧组成,中峰(即主峰)最高,呈圆锥形,海拔284.7米,称凤翔峰,因古有三茅宫庙宇一座,故又名三茅峰。中峰绵延向东,一脉逶迤而下者称东峰,形若卧龙,名龙山。中峰西侧山梁状若伏虎,曰虎山。中峰与东峰间一谷,称中峰涧,中峰与西峰间一谷,称桃花涧。

气候

栖霞山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年平均日照1628.8小时,平均气温19.6℃,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3.7℃;年平均降水量1530.1毫米,年最大降水量2371.4毫米,最小降水量1091毫米;无霜期322天。

历史沿革

栖霞山自南朝以来就是佛教圣地,栖霞寺为众寺之首。《栖霞寺修造记》云:“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昔时山间盛产甘草、野参、当归等养生滋补中草药,皆有摄生之效,故俗称摄山;又因整个摄山自主峰以降,形如雨伞,亦名伞山。

明永乐、万历二帝南巡时,都曾游历此山。地方官府还在寺后中峰建行宫,为万历驻跸之所。

1634年,明代画家张宏以栖霞山为画题,创作了一幅《栖霞山图》,真实地描绘出了明朝时期栖霞山的风貌。整幅画面气势恢宏,以千佛岩为主体,纵深地铺洒出一片葱郁的森林。《栖霞山图》是明朝时期栖霞山的历史影像资料,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清军与太平军在此激战,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皆受严重破坏。清末民初,宗仰禅师重建。

1949年后,南京市人民政府重视栖霞山风景资源开发,开始对原有林抚育管理,并在可林地植树造林,树种以马尾松、黑松、刺槐为主。“文革”期间,抚育与造林被迫停止。

1956年辟栖霞山为寺庙园林,成立栖霞山管理处,随之修缮寺殿庙宇、亭台楼阁,绿化方丈庭院。

1958年整修竣工,对外开放。

1963年7月27日,栖霞山管理处与栖霞寺签订协议,栖霞山产权归栖霞山管理处,管理处每年补贴寺庙7000元。“文革”期间,寺庙被作为华东煤炭勘探队四营驻地。山上停止植树,原有林地亦缺少抚育管理,致使山林荒芜,寺庙与山亭颓废。

1972年,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建调频台于山顶,山峰被削平约10米高度。

1978年后,每年继续造林,1979年与1980年从青岛、北京、庐山购进黄栌、火炬槭树种,自繁苗木以增加红叶树的品种和数量。虎山南坡叠浪岩,由于水土难保持,是光秃山坡,连年植树不见树,职工采取黑松小苗带土球带水移栽提高存活率。

1979年后,栖霞寺开始修复,整修工程于1980年10月竣工,并移交佛教协会管理。

1981年,开始继续每年补贴寺院7000元。

1983年4月,新评“金陵四十景”中有“栖霞丹枫”景名。

1986年5月21日,市政府决定,将大门至千佛崖畅观亭,两侧以山沟为界,面积约7公顷的景区,划交栖霞寺管理。

1988年始,又改造平山头矿区13.3公顷刺槐林,栽植枫香、火炬槭等红叶树3万余株。

1989年,桃花涧、霜红苑、景致岗植红枫、鸡爪槭1.4万株。

1990年,红叶林建成。山林经精心养护,保持了原有栖霞丹枫满山岗胜景。栖霞寺前的园林布景有开阔的草坪,有古干盘曲的紫藤,有近百年的翠柏绿荫,也有50年树龄的大枫香。红叶园“霜红苑”,配植四时红叶花木,四季皆能观赏栖霞丹枫景观。

2009年,南京栖霞山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0年12月,栖霞山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国家森林公园。

2012年,入选由金陵晚报主办的“新金陵四十八景”。

江苏省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