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盛庄村

|

天津市红桥区咸阳北路街道兴盛庄村

兴盛庄村信息

  • 地区名称:兴盛庄村
  • 长途区号:0310
  • 区划代码:130481101206
  • 邮政编码:056300
  • 车牌号码:冀D
  • 行政级别:村

元符寺

元符寺位于成安县城西北18里之东二祖村村北(该村原属滏阳县、磁县。1945年后属成安县)。据《磁县县志》记载,元符寺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在寺内建塔,安放二祖慧可大师灵骨。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昭义军监军使李朝正在塔前立碑。唐天复二年、宋嘉祐二年曾两次重新建塔。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钦赐寺名曰“广慈禅院”。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易名元符寺今仍复名二祖寺。

据佛教史籍记载,菩提达摩来华传经,不遇高徒而面壁九载。慧可立雪断臂而求真传,是为禅宗后第一代传人。实及修行办道之静地。

历史上的元符寺,规模浩大,气势恢宏,呈三进院落。寺前有广场,占地20余亩,寺门南向,第一进院落为大悲佛殿,殿前塑有四大天王像。第二进院落耸立着二祖舍利塔,高九丈三尺,莲花顶一丈八,二层为一棚,最上三层封顶,每层八角,均挂有铜钟,每层塔室均有佛像。从塔北门可登临塔顶,远眺数十里。塔南门佛殿一间,二祖慧可塑像栩栩如生。塔下为八宝宫,内有用铁链悬空吊起的石棺。石棺里装有银质内棺,安放着二祖慧可舍利。宫四壁绘有五彩油画,刻有上八仙。顶上绘一对仙鹤展翅飞翔。石棺周围刻有精细花纹,石棺前有长命灯两盏,外围摆有十八尊镀铜罗汉及铜墙钱等物。

塔北面是大雄宝殿,内有释迦牟尼塑像,前有韦陀塑像。大殿两厢各有一排禅堂。最后面是风景区,有明楼二座,明楼前左右两侧各有一0,明楼正前方为背座殿。

历史上的元符寺,规模浩大,气热恢宏,呈三进院落。寺前有广场,占地20余亩,寺门南向,第一进院落为大悲佛殿,殿前塑有四大天王像。第二进院落耸立着二祖舍利塔,高九丈三尺,莲花顶一丈八,二层为一棚,最上三层封顶,每层八角,均挂有铜钟,每层塔室均有佛像。从塔北门可登临塔顶,远眺数十里。塔南门佛殿一间,二祖慧可塑像栩栩如生。塔下为八宝宫,内有用铁链悬空吊起的石棺。石棺里装有银质内棺,安放着二祖慧可舍利。宫四壁绘有五彩油画,刻有上八仙。顶上绘一对仙鹤展翅飞翔。石棺周围刻有精细花纹,石棺前有长命灯两盏,外围摆有十八尊镀铜罗汉及铜墙钱等物。

塔北面是大雄宝殿,内有释迦牟尼塑像,前有韦陀塑像。大殿两厢各有一排禅堂。最后面是风景区,有明楼二座,明楼前左右两侧各有一阁楼,明楼正前方为背座殿。

兴盛时期的元符寺,佛殿、禅房、宝塔错落有致,气势非凡,金砖玉瓦熠熠生辉。宝塔入云,与天接应,登上塔顶,十数里风景尽收眼底,使人顿觉心旷神怡,超然世外,大有云游天际之感。日出,晨钟唤起,日落,幕鼓相送。千余年来,这里僧俗游人如织,商贾夹道,香客如云。宋、元年间,此地是远近闻名的二祖镇。

至民国时期元符寺已颓败、破落。1938年春,临漳土匪踏抢商城、二祖一带,火烧二祖塔,致使顶跌落,成一残塔。1969年,村内又将塔彻底拆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文物保护和旅游资源受到重视,在此形势下,广大僧俗要求恢复和修复佛教圣迹元符寺的呼声越来越高。日本佛教界曾于1987年9月,1994年5月、9月,三次来元符寺朝科教朝拜,也渴望能早日修复寺、塔。

中国佛教协会多次来函,认为祖宗六祖是,其他五祖均有安奉之地,唯二祖尚待安奉,希望将元符寺作为重要圣迹和对外交往的桥梁进行修复并开放。

1987年元月,成安县政府向省宗教事务局提出了修复元符寺和二祖塔的报告,1988年6月,成安县人民政府批准修复元符寺。1988年6月,成安县成立了“元符寺修复委员会”,落实寺产60亩。同年7月,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弘川法师进驻该寺,任修复委员会主任。经多方努力,筹款10万元,先砌起了寺院围墙。1991年3月新塑丈余高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一尊,安放于准备重修的大雄宝殿地基处。

各级领导及各界人士对该寺修复十分重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静慧法师先后于1988年、1989年、1993年四次前来元符寺指导工作,1993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元符寺大雄宝殿奠基仪式。国务院宗教局、河北省宗教局领导同志也亲临成安指导修复工作。欣逢盛世,法轮大转,佛日增辉。不久的将来,元符寺将以崭新的面貌耸立在冀南大地。

历史上的元符寺,规模浩大,气热恢宏,呈三进院落。寺前有广场,占地20余亩,寺门南向,第一进院落为大悲佛殿,殿前塑有四大天王像。第二进院落耸立着二祖舍利塔,高九丈三尺,莲花顶一丈八,二层为一棚,最上三层封顶,每层八角,均挂有铜钟,每层塔室均有佛像。从塔北门可登临塔顶,远眺数十里。塔南门佛殿一间,二祖慧可塑像栩栩如生。塔下为八宝宫,内有用铁链悬空吊起的石棺。石棺里装有银质内棺,安放着二祖慧可舍利。宫四壁绘有五彩油画,刻有上八仙。顶上绘一对仙鹤展翅飞翔。石棺周围刻有精细花纹,石棺前有长命灯两盏,外围摆有十八尊镀铜罗汉及铜墙钱等物。塔北面是大雄宝殿,内有释迦牟尼塑像,前有韦陀塑像。大殿两厢各有一排禅堂。最后面是风景区,有明楼二座,明楼前左右两侧各有一阁楼,明楼正前方为背座殿。兴盛时期的元符寺,佛殿、禅房、宝塔错落有致,气势非凡,金砖玉瓦熠熠生辉。宝塔入云,与天接应,登上塔顶,十数里风景尽收眼底,使人顿觉心旷神怡,超然世外,大有云游天际之感。日出,晨钟唤起,日落,幕鼓相送。千余年来,这里僧俗游人如织,商贾夹道,香客如云。宋、元年间,此地是远近闻名的二祖镇。

为弘扬佛法,为禅宗二祖弘法的精神再成安发扬光大及培养佛教的传灯人才为目标,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寺院现已落实地基60亩,重建天王殿,舍利塔,大雄宝殿,藏经楼,禅堂,念佛堂,斋堂,僧房等设计明清风格,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由于当地条件困难,再加上交通的急不方便,所需费用颇巨,故敬告各界善长仁翁,佛门的信教群众,慨解义囊,齐心协力,修复古寺元符,以期佛目增辉,法轮常转。

兴盛庄村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