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前社区

|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付集镇东前社区

东前社区信息

  • 地区名称:东前社区
  • 长途区号:028
  • 区划代码:510182107003
  • 邮政编码:611930
  • 车牌号码:川A
  • 行政级别:社区
总站>东前社区首页>旅游景点>吉安青原山陂下古村景区

吉安青原山陂下古村景区

陂下古村位于江西省赣中地区,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陂下村。陂下村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村内现有居民400余户,1800余人。村民大部分为胡姓,另外还有一部分为罗姓。全村均使用赣语方言,均为江右民系。陂下村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也是著名的革命圣地之一,被称为“红色古村”。毛泽东、朱德等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并且在2008年,江西省吉安市富田镇陂下村入选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录。2015年8月22日至24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三在此拍摄。

门票参考:免费

所在地/隶属: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陂下村

开放时间:全天

旅游景区级别:4A

陂下古街

陂下古街始建于清道光甲午年,距今180多年。古街不长,仅百余米。街市不大,可“布匹染坊”、“粮食杂货”、“醩坊”、“药铺”,样样俱全。很长一段时间非常兴旺,直至解放后才停圩。徜徉在这条不足百米的古街上,在品味浓厚的商业气息的同时,你一定会想这种山区村落的商业街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这个问题。

据《潭溪胡氏族谱·安人堂》记载:“道光甲午,族人设亥(该)市于此,有闤有阓,有街有巷,有阁有井。不数月间,人迹纷如,百货辐辏,遂成一大圩。……州同胡君绍亭,建安人亭于东南隅。亭畔构唐肆数楹,取其赁值设茶亭中,以饮渴者,而东南喧阗矣。……”这就说明与古街同时建筑的还有“安人亭”,这座阁楼式的亭子是州同胡绍亭为了体恤无房无食的孤儿寡母而建的。有趣的是陂下胡姓人家的婚丧娶嫁都必须经过此亭,说是“安人,安人,想平安就过亭”,这种习俗一直持续。

简介

陂下村距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府治南50公里,距富田镇政府西2公里。陂下古名潭溪,自唐代开基以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有胡、罗两姓,400余户,1800多人口,面积约1,5平方公里,97%的人口为胡姓。胡姓开基祖胡晃,为吉州开国侯公霸公第八世孙,为银光光禄大夫国子监祭酒胡盛第四世孙,胡盛乃北宋狄青元帅的参将,进士出身,因军功卓著,仁宗皇帝赐予銮架48件(现保留有45件,实为稀世珍品),并有御笔题匾嘉赞,清道光皇帝也亲笔题写“黄耈繁衍”匾额,以示赞赏,现仍镶嵌在迎龙门上。该村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保存完好的古祠堂有36座,古井18口,其中以“十八桌井”、“南明井”最具特色。此外,该村内外古樟群连片生长,沿河一带的千年古樟有10多棵,享有“樟树之村”美称。

日前(2008.12.28),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青原区富田镇陂下村榜上有名,这是该区继文陂乡渼陂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以来,第二个古村庄获此殊荣。

胡氏宗祠

“敦仁堂”是青原区富田镇陂下村胡氏的宗祠,坐落在富水河边。这个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近五百年。那庄严肃穆的“朝天门”如同一位岁月老人,守望这川河富水,品味着这人世盛衰的况味。

风雨可以侵蚀顽石,却磨灭不了陂下古村的红色记忆。1932年正月,毛泽覃的妻子贺怡在吉水县水南镇生下了第二个孩子,取名为“广兵”。不久,公略县委从吉水水南迁到陂下村,毛泽覃任泽区委书记,仍住在原来的左楼。6月,公略县中心县委也从水南迁到陂下村,贺怡带着小广兵也来了。但是,贺怡生育之后,由于环境条件艰苦,工作强度大,根本没有什么营养品可吃,身体虚弱得很。而且有病,乳房瘪得连一滴奶水都没有,小广兵天天饿得哇哇直哭,弄得贺怡一点办法也没有,吵得她烦了就只有打孩子出气。

陂下村的梁生姑刚好生了孩子,她奶水多得经常直往下流。听说贺怡的孩子没奶吃,就主动找到贺怡说:“贺大姐!我奶水多,就让我来帮你喂养孩子吧。”贺怡十分感激地说:“生姑!我这几天被他吵得都烦死了,你能帮我喂他,真是感谢啊!”一连几天,梁生姑都要主动跑几趟到“陂下书院”来喂奶。一天,梁生姑对贺怡说:“贺大姐,甘脆我把广兵带回家去喂,省得我每天跑来跑去。”贺怡感激得热泪盈眶,忙不迭地把小广兵交给了梁生姑抚养。梁生姑用自己的乳汁为喂了小广兵两个月,把小广兵喂得肥肥胖胖,实在逗人喜爱。贺怡说:“生姑!我是当兵的,经常东奔西跑,没有什么东西送你。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我想,如果你不嫌弃,我们就结拜为姐妹怎么样?”梁生姑高兴极了,与贺怡到庙里点香燃烛,当着菩萨的面,结拜为姐妹之亲。

东前社区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