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党留庄乡
云州区(原大同县,下同)为中国黄花之乡,是全国黄花主产地之一,全区现有黄花面积15万亩,黄花产值达到3.5亿元,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有着丰富的生产加工经验。独特的冷凉气候、火山土壤,造就了云州区黄花“色黄味美、角长肉厚、一花六瓣七蕊”等独特上佳的品质。
黄花,学名萱草,又名金针菜、安神菜、忘忧草,既是观赏名花,又与蘑菇、木耳一起被列为素食中的珍品。其茎、根、叶均可入药,具有治血、消炎、清热、降压、镇痛等功效。《诗经·卫风·伯兮》中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记载,嵇康《养生论》神农经上有“萱草忘忧,乐为食之”的描述,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记述了“今东人采花跗干而贷之,名为黄花菜”。
云州黄花之所以名享天下,盖因火山群下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培育出特有的品质。色泽金黄、个体肥硕、油大脆嫩、久煮不烂、香气浓郁……如果不追求更多的享受,那有它就足可以犒赏舌尖了。
云州区黄花是国家认定的无公害,无污染,绿色产品和区域。2003年就获得省级出口黄花质量安全示范区殊荣,通过了山西检验检疫局考核验收 ; 并通过了国家级出口黄花质量安全示范区验收,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考核验收。
云州黄花种植久有历史,但广泛食用栽培却始于明朝嘉靖年间。事情何以会如此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李时珍。
那是嘉靖年间的一个夏天,药圣进行田野考察时来到采凉山。当时,聚乐堡村的人正闹一种怪病,全身浮肿,四肢乏力,眼瞅着农忙,却不能下地干活。李时珍看到此景,决心为百姓解忧。他从采凉山摘回一筐萱草,又挖了不少萱草的根,然后熬汤让病人趁热服下。不愧为药圣,奇迹真的发生了,服药的人全好了。为感激他的救命之恩,聚乐堡盖起一座药王庙,世代供奉药圣的塑像。从那之后,黄花便在云州大地欣欣向荣了。桑干河畔,御河之滨,采凉山,六棱山,坡坡岭岭,沟沟畔畔,田埂地边,房前房后,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萱草自此成了百姓心中的“神草”。
云州黄花的影响力远不止这些。大同市有个地方叫“黄花街”,据说就跟当年黄花交易的隆盛有关。明末清初,云州黄花的种植、贸易、流通得到空前发展。蒙汉贸易、通贡互市、市井交易,黄花店铺拉成一条长街,因为黄花也因为机缘,这条南北通向的街从此有了它的专属名称。可以想象,伴随着商贸的发展,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商贩往来,一声接一声的吆喝声把黄花街烘托得何等繁盛!
2017年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交会上“大同黄花”被评为“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同时通过了全国绿色原料(黄花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部绿色发展中心审核,山西省农业厅授予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18年创建了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同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云州区(大同县)创建国家黄花种植与加工标准化示范区。
丽日晴空下,穿行在云州大地上,穿行在火山搭建的世界里,穿行在黄花、野蜂、清风编织的童话中,任由鼻息沉浸在清新清爽的黄花之海中,我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豁然洞开。“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真金。”我算彻底明白了,云州黄花之所以颜值与品位并重,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那便是得天地之厚爱,得人文之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州区委、区政府立足本地种植黄花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优势,和角大肉厚、含糖量相对较高、天然无添加、久储不变色的产品质量优势,把黄花产业化发展与生态、火山一起作为全县发展战略中的“三张牌”,全力打响,在十二五期间专门制定了《大同县黄花产业发展规划》,成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之一,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引领、党员干部示范带动等措施,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壮大。
黄花兼具食、药、花特性,黄花之地又是如诗如画的旅游观赏景地,具有产业开发的巨大潜力,增收作用明显,是全区精准扶贫脱困的重要产业,产业前景十分诱人广阔。黄花黄,吐芬芳,韵味无穷醉家乡。黄花黄,吐芬芳,韵味无穷奔小康。七月盛夏,火山圣地,黄花之乡,碧波荡漾,金色海洋,收获喜悦,品尝美味,消暑祛忧,陶醉心房,文化厚重,陶冶心灵,仙境梓桑,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