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垭村

|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红山街道大垭村

大垭村信息

  • 地区名称:大垭村
  • 长途区号:0827
  • 区划代码:511923113202
  • 邮政编码:636400
  • 车牌号码:川Y
  • 行政级别:村

绥中白梨

绥中白梨种植有悠久的历史,现有数千年的历史时间。殊不知从上世纪90年代刚开始,本地因很多应用化肥、有机肥,造成土壤层耕地降低,绥中白梨的生长发育自然环境遭受危害,其质量也比较严重降低。颜色不象之前那麼黄,味儿也很涩,口味很差。出入口订单信息慢慢降低,白梨市场销售难了。

绥中的白梨原产于燕山山系。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山东、河北居民迁入,在西北山区落户。后来山区人口增多,栽培的梨树也多了起来,又零星栽培发展成大面积的果园,现在绥中西北秋子沟一带仍有300年以上的老龄梨树。

绥中白梨颜色金黄色、肉质地细致、松脆汁多、含有多种多样营养元素,备受全国各地顾客钟爱。到17年底,绥中种植园占地面积80平方公里,生产量102万吨级,年产值25.六亿元,变成中国最好的白梨生产制造产业基地。本地种植园总面积21平方公里,800余万株,总产量近24.两万吨,年产值做到五亿元。

绥中白梨原名“秋梨”,产于辽西一带,《新唐书.渤海传》记载:果有丸都之李,乐游之梨,乐游,即辽西一带。1644年,绥中乡绅白辅臣祖上随顺治皇帝入关,后为朝廷管理皇家粮田。1902年白辅臣用杯量土,寻找种植白梨的土壤,后来在绥中县瓮泉山下找到高比重土壤,在此种下了1000多株白梨。五年后成熟 上貢给朝廷,慈禧太后吃后大加赞誉。

1908年慈禧太后在弥留之际突然想吃老白家进贡的梨,但是忘了叫什么梨,就跟太监们说,想吃白家什么梨,太监误听为白梨,从此绥中秋梨被改为白梨名扬天下。这也是慈禧太后一生最后做的一件事。绥中白梨现为绥中地理标志商标。

绥中地貌是“六山一水三分田”,西北部多低山丘陵,土壤疏松,排气通水良好,气温雨量适中,为白梨生根、开花、结果提供了优越的客观条件。经过果农历代精心栽培,不断改良,存优去劣,白梨的品质不断优化。绥中白梨的果实多为长圆形或接近圆形,萼洼小,梗柄细长,果色金黄,闪映蜡质光泽,皮薄肉厚,细腻多汁,甘甜爽口。

大垭村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