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姚湖村
红石砬小米,吉林省农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2年12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红石砬小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据《农安县志》记载 ,红石砬小米栽培、种植和生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八年(1882年),该区域人们发现红色土壤并不适宜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生长,但种植的谷子长势良好,并且米粒饱满、味道香浓、颜色呈金黄色,且产量丰富,故此沿袭耕种,使培植和生产得到了空前发展,并远销到全国各地。由于小米产地土质呈棕红色和当地被人们称之为“红石砬”,因此,人们就习惯的把当地所产的小米称之为“红石砬小米”。红石砬小米名称有史料记载源于《农安县志》第二章:农业关于对谷子生产的描述。原文为:晚清溥仪时期,曾挑选上等“红石砬小米”运往长春供皇宫御用。
红石砬小米色泽鲜黄,米粒小而圆润饱满,手感光滑沉实,煮熟的小米饭松软油亮、入口柔软、饭香浓郁、粘而不粘口、易于蒸煮,凉饭不回生。煮熟的小米粥更是黄粘适口,绵甜爽滑,唇齿留香。红石砬小米基地地处农安县东部,松花江西岸。分别与松原市、扶余市、德惠市为邻,年均气温4.9度,无霜期146天,降水量507.7毫米,有效积温2800度。地势平坦,西部和西北部略高,东北部略低,地貌有台地、川台、沙地三大类型。四季分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区气候。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50公里,总面积800平方公里。
红石砬小米产地范围为吉林省农安县靠山镇、新农乡、青山乡、黄鱼圈乡、万金塔乡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公矮二号”,“公矮五号”等适宜品种。
二、立地条件
土壤选择厚层黑钙土,深层土质为棕红色,耕层厚度≥25cm,土壤有机质含量≥1%,土壤pH值7.0至8.0。
三、栽培管理
1.播种时间: 4月25日至5月10日。
2.种植密度:垄作每公顷不高于75万株,平播每公顷不高于95万株。
3.生长期管理:拔节到孕穗期结合中耕培土和浇水,进行追肥,每公顷每年施腐熟有机肥≥30m3。收获前30天内禁止追肥
4.收获:谷穗80%的籽粒达到成熟时收获。不同品种单打、单收、单贮。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
谷子原粮→清理(磁选)→砻谷→碾米→精选→定量→包装→检验→入库。
五、贮藏
小米安全贮藏的水分应控制在13%以下,常温下密闭保存不超过12个月。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鲜黄,米粒小而圆润饱满,手感光滑沉实,小米饭松软油亮、入口柔软、饭香浓郁、粘而不粘口、易于蒸煮,凉饭不回生。小米粥黄粘适口,绵甜爽滑。
2.理化指标:水分≤13.0%;蛋白质含量:9.5%至10%;直链淀粉:15.0%至22.0%;胶稠度:90㎜至98㎜;粗脂肪:2.5%至4%;维生素B1:3mg/kg至5 mg/k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