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连县

|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孟连县

孟连县信息

  • 地区名称:孟连县
  • 长途区号:0879
  • 区划代码:530827
  • 邮政编码:665800
  • 车牌号码:云J
  • 行政级别:自治县
总站>孟连县首页>旅游景点>景迈山古茶园

景迈山古茶园

景迈山古茶园是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澜沧县惠民乡景迈村和芒景村一带,其中景迈村以傣族为主,芒景村以布朗族为主,各民族和谐相处,仍然保存了各自的民族语言、风俗、节庆、祭祀等文化传统。古茶园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8℃,系当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驯化、栽培,均为上千年的茶树,是名副其实的千年万亩古茶园。

所在地/隶属: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景迈村和芒景村一带

遗产名录等级:2013年(世界遗产预选)

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第七批(东汉至唐)

历史

据《布朗族言志》和有关傣文史料记载,古茶林的驯化与栽培最早可追溯到佛历713年(公元180年),迄今已有1832年历史。早在傣历600年(公元1139年)前,景迈大平掌就出现了茶叶交易市场—“嘎轰”。明代以来,这里的茶叶已是孟连土司,乃至皇室贡品了。沿着茶马古道,茶叶远销东南亚、南亚等国。1950年芒景布朗族末代头人苏里亚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时,将景迈山古茶林内选采制作的“小雀嘴尖茶”献给了毛主席。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论谈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也把采摘自景迈山古茶园的茶叶作为礼品赠送给各国首脑。

2003年8月,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们经研究指出:景迈山古茶园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是茶叶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的发祥地,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被联合国科教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成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评审委员会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旅游遗产示范区”,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气息和自然人文底蕴独一无二,是整个普洱市茶产业开发和茶文化旅游的重要展示窗口。 澜沧县制定出台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件》、《古茶树保护决定》等规范性文件,正在申报景迈古茶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球重点农业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这里保留着许多文化遗迹,如景迈村的萨迪井(七树)、金水塘、金塔、千手观音树、茶马古道、佛泉、糯心湖,芒景村的七公主泉、神蜂树、古柏、茶魂台、八角塔等。

茶叶功效

景迈芒景古茶园是茶人心中的圣山。古老的茶树与参天大树交错丛生,大山与村落、古茶与房舍、森林与茶人融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这里各族人民家家有树,户户种茶,茶与树为邻,人与茶为伴,相依相随,同度岁月风雨。生长在万木丛林中的古茶,靠自然肥力生长,无任何污染,品质优良,所产茶叶用古茶树发出的鲜嫩(芽)叶为原料,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常喝景迈茶能美容、健身、消食、减肥、促进新陈代谢、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因为喝茶,在景迈山还喝出了长寿老人。衍生于古茶树上的“螃蟹脚”(茶茸),品种珍稀,绝无仅有,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清胆利尿,降低血压之功效。

景迈古茶山

位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境内。据考证,这里种茶有近2000年的历史。古茶山由景迈、芒景、芒洪等9个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村寨组成。整个古茶园占地面积2.8万亩,实有茶树采摘面积1.2万亩。芒景、景迈古茶山是人与自然融合的最佳典范,也是普洱茶的原生地。 景迈古茶园,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粘连得很紧的地方。干百年来,不管山里发生过什么,自栽下第一株茶苗起,就注定这里是圣地灵,这里是诞生文明的地方。在布朗族传说中,布朗祖先叭岩冷种植茶园,并给后代留下遗训:留下金银财宝终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时候,唯有留下茶种方可让子孙后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据考证澜沧江流域是茶的起源地,而布朗族的祖先濮人是最早利用野生古茶和最早栽培、训化古茶树的民族。叭岩冷也就成为有名姓可考的最早的茶人,成为茶祖。相传西双版纳的傣族土司曾把第七个公主嫁给叭岩冷。现在景迈山芒景村有供奉茶祖叭岩冷的庙宇和七公主亭。景迈山古茶园占地2.8万亩,实际采摘面积10003亩。主要分布在芒景、景迈两个村民委员会,芒景主要是布朗族,景迈主要是傣族。现存最大的茶树一株高4.3米,基部干径0.5米,另一株高5.6米,基部干径0.4米。茶园茶树以干径10-30厘米的百年以上老树为主。茶树上寄生有多种寄生植物,其中有一种称为“螃蟹脚”的,近年由于人为过度炒作其保健功效而几乎遭受了来顶之灾。1950年景迈山布朗族头人之一的苏里亚(布朗名岩洒)参加了云南省少数民族代表团到北京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一周年纪念活动,并将景迈茶精制成的“小雀嘴尖茶”亲手送给了毛主席。2001年在上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论坛大会上,江泽民主席送给各国首脑的礼品中就有景迈茶。

孟连县的其他特产